世家大族之间的政治追求有着显著的差异。有些世家大族秉承忠诚于某一朝代的皇室,决定了他们无论谁反对皇室股票配资线上平台,他们都将坚定地站在皇室一方。也有一些世家大族在王朝即将崩溃之际,选择自力更生,甚至希望取代旧有的皇室成为新的统治者。还有第三种类型的世家大族,他们不站任何一方,只看谁强,谁有权,他们就与谁合作。这三种类型的世家大族,最终的命运各有不同。
第一类世家的结局往往是随同王朝的灭亡而彻底消失,随着时光流转,它们渐渐淡出了政治舞台。而第二类世家的结局相对简单,他们或许成功取而代之,建立新王朝,或者在创业过程中失败,导致家族覆灭。而能在多个朝代更替中依旧存活,并且保持其世家大族地位的,多是第三类世家。通过这种方式,第三类家族能够在王朝更替的风暴中屹立不倒。
其中,弘农杨氏属于第一类,汝南袁氏属于第二类,而后来崛起的王谢世家则正是第三类的代表。
弘农杨氏的崛起源于西汉初期的杨喜。传说,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后,汉军将领郎中骑杨喜抢到项羽一条大腿,刘邦履行承诺,封杨喜为赤泉侯,赐予其世袭资格,杨喜的后代因此逐渐显赫一时。随着时间推移,汉武帝去世后,托孤给霍光,杨喜的曾孙杨敞通过霍光的支持,于公元前75年被任命为丞相,成为弘农杨氏的首位三公之职,杨氏家族从此崛起,开始走上显赫的政治舞台。
展开剩余79%在东汉时期,杨敞的玄孙杨震继承了家族的荣耀,担任了三公之一的太尉,并且他的儿子杨秉、孙子杨赐、重孙杨彪也先后出任太尉一职,被誉为“四世太尉”,与汝南袁氏并称“东京名族”。“东京”即指东汉时期的首都洛阳,因其位于旧都长安以东,所以得名“东京”。
在两汉时期,儒家学说逐渐成为封建王朝的主流思想,官员选拔制度的“察举制”中,学问和孝行是最重要的标准,而其中的学问,主要指的是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。察举制实施时,门第和家族背景也成了推举官员的一个隐形标准。
对于弘农杨氏来说,门第和才学正好是他们所擅长的。杨震不仅被称为“关西孔子”或“四知先生”,是儒学的大家,而且祖上又是西汉的贵族,家族背景深厚,才学出众。因此,杨震五十岁才开始做官,却很快晋升为太尉。杨氏家族的后代多为儒学名士,他们几乎都能对儒学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,成为当时最具权威的学者。
因此,弘农杨氏成为封建统治最坚实的支柱,杨震及其后代表现出非常坚定的官德。他们在为官时,严守正直,坚守自己的原则,始终把皇帝视为自己唯一的依靠,并致力于辅佐帝王治理国家。杨震为人刚正不阿,他屡次上奏皇帝,批评时弊,不仅指出皇帝的奢靡消费,还抨击宦官的专权,因此受到宦官集团的排挤。公元124年,杨震被罢免,辞官归乡。在回家的路上,杨震因不满自己遭遇的冤屈,最终选择饮鸩自尽。
杨震的儿子杨秉继承了父亲的儒学才华,因精通《尚书》而被召入朝廷,负责讲授儒学经典。由于不满外戚梁冀的专权,杨秉选择了避世,辞去官职,梁冀去世后他重新出山,但在为白马县令李云辩护时,被贬职。之后,他几度复职,最终再次担任太尉,并继续揭露官员的腐败,赢得了时人的敬重。
杨秉的儿子杨赐则成为汉灵帝的儒学导师,年纪轻轻便升任司徒,后因直言不讳、批评汉灵帝的奢侈,被罢免职务。然而,随着黄巾起义爆发,杨赐再次为太尉,并与汉灵帝发生争执,最终又一次被罢免,但由于他提出的许多建议被证明是正确的,汉灵帝最终又召他出山,任命他为司空。杨赐最终死于任上,成为弘农杨氏家族中第一个完成三公职务(司空、司徒、太尉)的人。
杨赐的儿子杨彪继承父业,同样出任太尉,但东汉朝廷此时已是风雨飘摇。随着董卓进京,东汉王朝的灭亡已成定局。杨彪在坚守太尉之职期间,与董卓发生了激烈的冲突,并随汉献帝东迁至许昌。由于不满曹操的专权,杨彪最终被免职,并因此自愿辞去官职。
从杨震到杨彪,弘农杨氏家族始终试图维持着濒临崩溃的东汉王朝,积极与外戚、宦官斗争,力图保住家族的政治地位。最终,当东汉王朝走向灭亡时,杨氏家族的政治命运也随之走向衰败。
接下来,我们来看看汝南袁氏家族的命运。汝南袁氏的起源较晚,最早出自舜帝的后裔,得姓于陈国。东汉时期,袁氏的第一个显赫人物是袁良,他因研习儒学而被推荐做官。在汉平帝时期,由于明经考试被选中,开始了袁氏家族的仕途。袁良的孙子袁安更是继承了祖父的学问,最终成就了司空和司徒的高职。
因此,汝南袁氏的崛起比弘农杨氏稍晚,但两家依然并列为“东京世家”。袁安的儿子袁敞成为司空,孙子袁汤则先后出任司空和太尉。袁汤的儿子袁逢和袁隗同样都在朝廷中担任三公职务。四代人中,袁家共培养出五位三公,被誉为“四世三公”。
袁绍和袁术是袁逢的儿子,相比弘农杨氏一心忠诚的姿态,袁绍和袁术显得更加灵活。他们深知兵权的重要性,在东汉末年政权崩塌之际,迅速转变方向,进行自我保护并发展势力。袁绍曾担任濮阳县令,后因不满宦官专权而隐居,但实际上他在隐居期间并未闲着,广交各路英雄,甚至与曹操为密友。
当董卓进京后,东汉王朝的命运已彻底改变。袁绍和曹操都选择回归地方,最终成为军阀。袁绍成为“十八路诸侯”盟主,袁术则更为大胆,篡位自立称帝。袁氏家族显然早早抛弃了保全东汉的理想,反而在东汉的灭亡过程中,成了推波助澜的力量。
最终,袁氏家族未能完成自立新朝的梦想,而在东汉的混乱中逐渐被边缘化。弘农杨氏最终因为坚定支持东汉王朝而走向衰败,即便后来他们转而支持西晋的司马家族,但由于与贾南风的权力斗争股票配资线上平台,他们的家族在八王之乱中被彻底灭绝。而汝南袁氏在军阀割据的过程中被淘
发布于:天津市